節日是一個非常喜慶的日子,人們總是喜歡在這樣的日子里表表心意,并送上自己最美好的祝福。因而,節日與禮品的關系是分不開的。在節慶的日子里,如何使自己的禮物更具特色,這可是一門不可不知的學問。 節日和禮品的關系十分密切,節日借助禮品滿目生輝,禮品依托節日被請入千家萬戶。沒有禮品的節日雖然不失莊嚴和深沉,卻往往為此影響節日的應有色彩;沒有節日的禮品雖然也能不脛而走,然而與節日相聯袂的禮品更具有象征含義。
同樣的節日,因國度與地區的差異而各顯禮品特色。有些禮品,在不同的節日里都可以饋贈,并且常送常新。節日的綿延發展為禮品的翻新提供了新的生長點,禮品和節日在社會、消費、文化、心理、美學等意義上得到和諧統一。
首先,許多節日是歷經歲月變遷而留存下來,它凝聚著歷史傳統的沉淀,在不同時期的同一個節日里,祝賀方式大多相同,包括送禮。所以傳統的禮物在節日里廣受歡迎。
其次,節日大部分都具有喜慶色彩,送的禮物應具有慶賀意義。
1、春節送禮
春節,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熱鬧、最受重視的節日,春節與禮品就形影相隨。自古以來,除夕與春節連為一體,以禮相贈,以求“饋歲”。新春佳節,古代還興投送名貼,在今天看來就是贈送賀年卡。古時用一種梅花箋紙或專用紅色硬紙制成大約二寸寬、三寸長的卡片,上面寫著投賀人姓名和地址,當然,不乏祝賀新年的詩詞侍句。明代文征明在《拜年》詩中記載了這種以卡片作賀禮的風俗:“不求見面惟通謁,名紙朝來滿敝廬。我亦隨人投數紙,世情嫌簡不嫌虛。”春節時還盛行張掛年畫,宋朝時木板年畫已相當普遍,宋版年畫《四美圖》完好地保存至今。精美年畫也可作為賀禮,以至今天發展成制作名畫滿目、風光旖旎、花卉璀璨、印工精良的掛歷、臺歷,以禮相送,其樂融融。 春節期間拜親訪友,傳統習慣以贈送糕點特產和煙酒茶為多,因各地風俗和出產不同而有很大差異。
2、元宵節送禮
正月十五,元宵佳節,燈燭焰火,爽徹心目,形成“燈市”,在宋代從京師到民間都十分重視元宵放燈,已有燈市的記載。據《乾淳歲時記》載:“天街茶肆漸已羅列燈球等出售,謂之燈市。自此以后,每夕皆然。”燈市不僅在京師和各地都十分風行。燈市之鬧,已見輝煌;既然作市,買者踴躍。買燈作禮,相互饋贈者有之;買燈作謎,以謎相送者亦有之。
3、端午節送禮
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,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節日。關于這一節日的起源說法不一,有紀念屈原說、吳越民族圖騰說、三代夏至說和惡月惡日驅避說等,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,人們更多的是在這一天賽龍舟、吃粽子。人們在端午節包粽子,把粽子作為禮品相送,分享粽子,盡染端午歡暢,迎接歲序轉夏。魏晉之后,人們才把粽子與屈原聯系起來,使粽子成為一種祭品,有了特殊的紀念意義。
4、中秋節送禮
中秋佳節,秋高氣爽,又到月圓時,萬里同思親。中秋吃月餅,并把月餅作為禮品相互饋贈,已是中秋節的重要內容。月餅的制作因地而異,各地均有特色餅式,江西的椒蔥月餅、湖南的薄酥月餅、四川的冬瓜月餅、陜西的水晶月餅、黑龍江的三白月餅、山東的海味月餅和清真式的雞絲月餅等,都已成為節日禮品。流行最廣的當屬蘇式月餅、廣式月餅、京式月餅。
5、節日禮品首推酒茶
禮品可以增加帶有地方特色的節日氣氛。節日期間,小輩看望長輩,送些禮品;長輩愛護小輩,回送禮品;同輩親友,以禮相待,互贈禮品,禮尚往來…….禮品從市場而來,奔千家萬戶而去,最多的是就地取禮品,送是當地土特產。 對于中國節慶來說,酒茶作禮,百送不厭,常送常新。
歲節活動本來就與酒分不開。端午有雄黃酒、艾葉酒、菖蒲酒,重陽有菊花酒、茱萸酒,年下有椒酒、柏葉酒,至于逢年過節走家串門送上兩瓶名酒、特色酒,更是常事。
在我國,節慶期間,以茶作禮,也十分普遍。以茶作禮,不覺禮之輕,反為情之重。節日期間,給親朋好友送上一聽好茶,不失雅意。
廣州總部: 部客戶服務中心工作時間:周一至周六9:00-18:00 客服電話:020-8633 7330 客服傳真:020-8633 7258 緊急聯系電話:133 128 11669 客服郵箱:service@li350.com 24小時網上訂購服務:m.aaooll.com ; www.li350.com 公司地址:廣州市白云區心誼路51號心誼商務中心405室 郵編:510403 |
廈門辦事處: 聯系電話:135 276 88089 聯系人:Lina wu 地 址:廈門市火炬園新豐二路8號日華大廈7F-C |